“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培养了多少拔尖人才?”昨晚,记者连线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、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,他对名校垄断高分考生提出了质疑。
优秀学生分散有利于人才成长
“考生利益最主要应该体现在让他们进入最适合的高校和专业。”杨德广说,“高分考生录取时被调剂到学非所爱的专业,这会带来很多消极因素,学非所爱则难学有所成。”
杨德广认为,大批尖子学生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,学校难以顾及每一个人,往往会自生自灭。把优秀学生分散到各类高校,反而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。
杨德广举例说,美国企业500强的CEO(首席执行官)和我国1000名有成就的青年企业家中,毕业于名校的仅占10%,而毕业于一般大学的占80%。
杨德广说:“名牌大学可以培养出拔尖人才,一般大学也可以培养出拔尖人才。显而易见,把尖子学生都集中到少数名牌大学培养是不明智的。”
名校等级特权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延续
杨德广认为,名校垄断高分考生与招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。他介绍,国外很少将高校划分为“一本”、“二本”、“三本”的,高校应该是平等的,这种人为的划分纵容了北大、清华的垄断行为。
“北大、清华地位高、待遇高,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方便。因此,从幼儿园、小学起,家长们就瞄准这些学校。”杨德广认为,名校背后的等级特权成了应试教育的一种延续。
杨德广认为,现在北大、清华等名校把垄断高分考生作为了一种自我宣传的手段,互相进行攀比,公开称谁录取了多少名状元,谁又录取了多少名高考成绩排在前多少名的考生。
杨德广建议,应取消政府“钦定”名校对高分考生的垄断,取消按高校等级依次录取学生。应让学生任意填报志愿,各类学校可自主录取、同时录取。